华视日前因自制比率不足,遭NCC发函警告在一个月内必须修正,上周召开记者会,宣布即日起原黄金时段播出的陆剧“芈月传”(其实已经不知重播多少次了)调时段,改播三立去年制作的“我的极品男友”及“1989一念间”。
这动作,源自NCC今年1月实施的法案,有鉴各台狂买陆、韩剧播出,严重打压国内影视业者生存权,于是定出法规介入,无线电视台、有线卫星频道业者要在黄金时段播出5到7成的本国自制节目。其中无线电视台电视节目中之本国自制节目,每周不得少于70%;主要黄金时段播出之本国自制戏剧节目不得少于50%,其新播比率不得低于40%。
这法立意良善,但对各种因素催折至奄奄一息的国内电视产业到底有没有帮助?
让我们缩小范围看今年开年之后各台新开的综艺类节目,包括张小燕TVBS“小燕有约”、陶子卫视“女人234”、利菁中天“麻辣天后传”、徐乃麟和梁赫群的“天天乐财神”及钟欣凌东森“妈妈好神”,4个月来开了5个新节目。
说一个状况好了,去年底前,各电视台停播、收掉的节目超过10个,今年至今已过了三分之一,却只补了5个,而且其中4个,“小燕有约”其实跟过去的“SS小燕之夜”型态雷同、利菁的“麻辣天后传”跟她过去的“麻辣天后宫”雷同、陶子的“女人234”跟过去她做的“恋爱讲义”、“姐妹淘心话”雷同,徐乃麟和梁赫群的“乐财神”更复刻多年前的“小气大财神”,无论从“量”跟“创意”来说,台湾综艺其实处于一种停滞,甚至退步的状态。
各电视台都有想尽办法符合NCC新法规?对华视来说,帐面上,确实符合法令,而且把大陆的“芈月传”换成台剧,某种程度上,是保障了台剧生存权,但找了过去三立和其他台联播过的两部戏再来重播,对电视台、对电视圈来说,其实没任何帮助,只是让三立再多赚了一次版权费用。
但能怎办?华视新任总经理郭建宏话都说白了,“真的没钱。”
他把赌注放在下半年,预计年中后投资大型综艺、戏剧,这是他过去在赌城玩吃角子老虎得到的灵感,“每拉一次杆输1块、2块看似不多,到了晚上总结才发现输了2千美金,怎么这么多?”郭建宏的想法是,与其跟过去一样,拿小钱做节目,最后赔了一屁股,不如先休养生息,然后把钱拿来做一个大节目,毕其功于一役。
但另一个问题是,没钱端不出新菜,观众在不断重播过程中跑光了,再推出新作还会有收视率吗?
对观众而言,手拿遥控器是有惯性的,回到家打开电视,面对100多台不可能一台一台去转,习惯的新闻台就那两台,想看电影台也就那几个频道,本来的热灶抽掉柴火,一旦冷掉后,要重新热起来,让观众重新按到早已陌生的频道,可能要多花数倍的气力。
华视因为过去不断改朝换代及种种历史包袱,造成病况严重,如今换上一个有多年实务经验的老手操舵,一时三刻要像吃了大还丹般生龙活虎当然不可能,只能静待老船长未来规画了。
但除了华视,要靠自己电视台制播符合NCC法规的其实不多,拿别台节目来低空飞过NCC法规的大有人在,这新法,只有让自制率高的三立、民视作品被拿来当盾牌,未来多赚几次版权费而已。
至于电视台老喊没钱,这些年政府帮了什么忙?过去无论综艺、戏剧,接厂商广告置入都得偷偷来,几年前开放冠名赞助后,各节目、戏剧各广告破口都会念厂商名,单一作品每季进帐数百万不无小补,但拿赞助后的节目去跟赞助前的规模、质感,甚至布景、舞台比一比,完全没有改变,开放冠名后多赚的费用到底去了哪里?进了谁的口袋?始终是个谜。
然后今年二月,文化部宣布将搭建金融与电视产业交流平台,端出120亿超级大饼,影视业者一则喜一则忧,喜的是文化部开始重视影视产业,忧的是没有明确执行方向,该怎么给?能否真的补到该补的人,业界都持保留态度。
台湾和邻近的日、韩、香港比起来,在艺文产业这种软实力已大幅落后,近年又被财大气粗的大陆超过,演艺圈如江河日下,终日新亭对泣,可喜的事,政府从开放置入、规范电视台自制率到如今决定拿钱挹注,虽然还看不出任何改变,但最起码,政府终于开始关心,也开始行动。
起步晚了,还是比默默不闻好,我们只能如此乐观看待。
本文由:YSB体育app下载 提供